上師瑜伽
「上師瑜伽」又稱「上師相應法」,讓我們憑藉對根本上師絕對的信心與虔誠依止,得以究竟解脫的殊勝法門。
金剛乘中有許多不同的法門,讓不同根器的人修行,唯所有的續部、傳承教法,都必需和根本上師相應,否則沒有辦法通達証悟的。可「上師瑜伽」雖然是「不共內前行」內容一種,卻是一切正行的要訣。因此,「上師瑜伽」是非常殊勝、非常重要的法門。
修持「上師瑜伽」時,一定要用絕對的虔誠心,緊緊地依靠具德上師,讓自己的意和上師的意相結合,這樣傳承的法教及加持力,才能融入自性中,成為修行成就的根本動力。
經文記載;「無動敬信修六月,獲得金剛持果位。」及「五地十道之境界,于師敬信歲月成。」所以,我們一定要把上師看成佛陀,非常恭敬、信心、虔誠的向上師祈禱,這樣自相續即能生起證悟智慧。
要以完全的虔誠心、堅定不移的信心,視上師如真佛,猛厲恭敬的祈禱,祈請上師加持,才能生起、証悟與上師無二無別的智慧。
視上師與佛陀無二無別,需具足下列五種覺知:1. 覺知上師是佛。2. 覺知上師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佛陀的事業。3. 覺知對自身而言,上師比佛陀恩德更大。 4. 覺知大恩大德的上師,是總集一切皈依處的總體。5. 覺知這些道理以後,如能虔誠祈禱,無需依賴他道之緣,即可在自相續中生起、證悟智慧。
修持上師相應法,因修行者根器不同,即有二種觀修方 式,;包括上師形象改變與形象不變兩種。所有殊勝的修行者,在修上師相應法時,上師的形象無需改變。其餘行者,如果一開始沒有轉變上師的形象,就不會將上師視為佛陀,因此需要轉變上師的形象觀俢。
觀修法有三種;分別是重疊式觀修法、總集珍寶式觀修法及環繞式觀修法。
若想迅速得到加持,可以「總集寶珠式」來觀修。皈依和祈禱時,要以「重疊式觀修」。在積累資糧時,則以「環繞式觀修」。
「重疊式觀修法」是在修皈依或修菩提心時,觀對境所有的傳承祖師們,像如意樹上豐碩的果實一樣,從上往下,連接成一串串。這種將所有傳承祖師的加持力串連在一起的方式,即稱為「重疊式」上師瑜伽觀修法。
「總集珍寶式觀修法」是在「金剛薩埵」修行法中,將所有傳承祖師,總集於「金剛薩埵」一身,和自己的根本上師二無別,此即是「總集珍寶式」上師瑜伽觀想法。
以「金剛薩埵」代表總集傳承祖師、諸佛、總集遍滿虛空的忿怒尊及寂靜尊,即是「集百尊於一尊」、「集諸佛菩薩於一尊」及「所有本尊集於一體」的觀想法。
「環繞式觀想法」是在修持時,觀想所有大圓滿傳承祖師,以及遍滿虛空的三根本護法,圍繞在本尊蓮花生大士的四週。此即是「環繞式」上師瑜伽觀修法。
修法分為入座和座間。
入座的正行:
一、明觀壇城
中央的主尊是上師蓮花生,包括屍林醜惡鬼女在內,互不混雜顯現為主尊和眷屬的行相,但實際上本體也是上師的唯一大智慧的自性,他們身體具足相好功德,語言具足梵音功德,意具足智悲力功德,與中央上師無二無別,是唯一大智慧本體。
非常虔誠的祈禱、念誦蓮師七句祈請文,同時觀想銅色吉祥山所依及能依,如空中濃雲滾滾一般降臨,此外凡是與自己有法緣的所有上師,如同鷲鷹飛落到屍陀林一般紛紛降臨,所依的無量殿等以及能依的尊眾融入。
從吉祥銅色山蓮花宮殿中降臨的蓮師,是壇城的本尊。我們在念誦祈請文時,一面將壇城本尊融入到先前所觀想的三昧耶尊中,成為一體,是真實的上師蓮花生大士。再開始作七支淨供儀軌。
二、七支供
無上金剛乘積累資糧的對境,以上師為積累資糧最殊勝、最超絕、最極頂的福田,也是微妙殊勝的清淨福田。
在顯宗需要積累數大阿僧祇劫的資糧,金剛乘行者刹那即獲得圓滿,主要是福田和意樂清淨。「意樂清淨」是為了利他,而渴求在修成雙運金剛持果位,此意樂非指大的自私心。「供品清淨」依靠本尊、咒語、等持,及幻化的供品作供養。因此,積累資糧所有途徑,全部攝集在七支淨供中。
「七支淨供」累積資糧包括積資、淨障、增善三者。其中頂禮、懺罪是淨障支。隨喜、迴向是增善支。其餘三種是積資支。
第一、頂禮支
「頂禮」是調伏「我慢」的法門。「我慢」是認為我好的心念。由「我慢」導致看不到自相續的過失,見不到他相續的功德。其對治法就是「頂禮」。所以,我們要做到不爭高位,甚至把破誓言和破戒者都恭敬在前,作為頂禮敬重的對境。
「頂禮」有上、中、下三種次第。上等者之頂禮是了達對境、頂禮者及頂禮之所為三者無緣,故上等者是見解頂禮。
中等者修行之頂禮,無量身體化現出無量頭,無量頭幻現出無量舌,無量舌幻化出無量讚頌的妙音而頂禮。
下等者三門恭敬之頂禮,包括身之頂禮、語之讚揚、意之敬信,其中意敬信最為主要。藉著觀想頂禮遍滿虛空的皈依境,以及頂禮所有破誓言和破戒者的僧眾,即對所有好、壞、中等人,均不輕淩、不藐視,都要恭敬。
「地藏十輪經」記載;「無論持戒抑或沒有持戒……我之隨行者如何低下,百數俗人無可比擬。」主要是說,沒有受戒的所有男女,將不斷流轉輪迴。而受戒者雖破了戒,但在勝解佛降臨,也會證得聲聞緣覺等果位。因此,要生起信心和清淨觀。
第二、供養支
「供養」是貪心和吝嗇的對治法。供養包秳上供、下施,修持內容有福田清淨、意樂清淨、供品清淨。行者懷著慷慨博施的心念行持供養,今生及來世都不會出現受用貧乏的窘境。
經典記載;「捨棄諸餘供,真實供上師。」足証供養一切壇城牯主──上師,是所有供養中最為殊勝的。
普賢菩薩傳記記載「等同虛空般廣大供品,在相續長久乃至輪回未空之間,以一切如來六根行境的內外密供品,生起無漏勝樂的供雲來作供養。尤其是意幻供養,是心性如意寶的現相,因此更為超勝。」
經典所述;以「實設、意想、等持力,萬有供物作印獻」。 供養時,要做到真心真意。用心觀想供想的,和實體財物的供養相同。即我們所見到所有美好的事物,都可以用心來供養上師、傳承祖師及三寶三根本。如果我們在生活中,養成供養的習慣,即可隨時隨地作供養,不斷累積福德資糧,功德即會源源不絕的產生。
第三、懺罪支
「懺悔」是對治嗔恨及邪見的方法。懺悔罪業必須具足「所依、厭患、返回、現行」等四種對治力。「外所依對治力」是指明觀福田;「內所依對治力」是指皈依、發心;即指「意樂」,而不需要念誦皈依、發心偈。「厭患對治力」指對所淨罪業六門生起後悔之心。「返回對治力」是指發誓永不再犯。「現行對治力」指所述所有罪業的對治法。
第四、隨喜支
隨喜別人的功德,可以調伏嫉妒心。凡耳聞、目睹或憶念他人奉行善法,沒有心情不悅、與之競爭的嫉妒,能做到真正隨喜,則自相續會獲得他者的所有善根。因此,對如來佛子、弟子聲聞緣覺持明眾,以及其他凡夫的一切有漏和無漏的善根,都要欣然隨喜。
關於有漏與無漏的善根,從本體角度而言,勝義所攝的一切善根,是無漏善根;世俗所包含的一切善根是有漏善根。從道的角度來說,加行道和資糧道的一切善根是有漏善根;見道修道的所有善根是無漏善根。就善根本身來說,一切福德資糧是有漏善根;所有智慧資糧是無漏善根。從入定後得的側面而言,聖者入定是無漏善根;後得的所有善根是有漏善根。從助伴的角度來講,相似、真實智慧所攝持的一切善根是無漏善根;沒有被相似和真實智慧所攝持的所有善根是有漏善根。入定後得無二無別、有寂無二無別的大手印、大圓滿、大中觀的一切見修行本體是無漏善根。「現相」是有漏善根。
二諦所有三世諸佛菩薩從最初發心、中間積累福慧資糧,到最終現前佛果,或各得其果以後利益眾生的全部善根,我們欣樂隨喜。再對弟子聲聞緣覺三世中,所積累一切善根,欣然隨喜。並對於三世的持明眾最初發心、中間修行二次第瑜伽、最終現前自果間的一切善根,欣然隨喜。最後對三世一切眾生的所有善根,欣然隨喜。
由此可知「隨喜」就是對於他者的善根,無有嫉妒而看成是值得歡喜、大有必要、必不可少的一種喜悅之情,而用虔誠心、清淨心隨喜的功德,有和實際作功德的人同等的福報。故我們應當隨時隨地這樣來實修七支供的內容。
第五、請轉法輪
「請轉法輪」可對治愚癡、無明和謗法。
所有佛、菩薩、上師、善知識及所有護持正法的人,他們為了利益眾生,承擔廣大如來家業。唯以凡夫的肉身、有限的體力及夀命,因為所化眾生的惡行及邪見,而心生厭離,不講經說法。
這時要觀想:幻化自身化現出梵天、帝釋等不可思議的行相,供養千輻金輪、右旋白色海螺,像當時帝釋天和大梵天王,供養佛陀請轉法輪一樣,懇切「祈請擊捶妙法鼓,祈請吹起妙法螺,祈請燃亮正法燈,祈請高擎正法幡,祈請樹立正法幢。」
而由於一切所化眾生的界性、根基和意樂的差別,祈請的法,包括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的外三乘。事部、行部及瑜伽部的內三乘。瑪哈瑜伽、阿努瑜伽及阿底瑜伽的密轉變方便三乘。一共是九乘次第。
第六、請不涅槃
「請不涅槃」是對治對上師不敬及邪見的方法。
佛子菩薩、弟子聲聞、緣覺及持明眾,準備涅槃前往其他刹土時,這時要觀想:將天界、人間的一切圓滿供品聚集獻上,懇切祈請他們在輪迴未空無之前,長久住世不入涅槃,懇切祈請他們親口應允住世如海劫。同樣的,懇切祈求自己的上師和金剛道友長久住世,對遣除自身的壽障,是關鍵的訣竅。
第七、迴向
「迴向」可對治懷疑。「三世所積諸善根,迴向成為菩因」在此基礎上,不管做任何修行,大至閉關,小至念一句佛號,都要做迴向。把佛菩薩的無漏善根、所有眾生的一切有漏善根,心裏觀想合而為一,迴向給一切眾生,尤其是為病人及病魔、死者及致死者作迴向。
如果沒有作迴向,所做功德的福報,很快就會用完,甚至沒有機會成熟。如果能記得常常以圓滿菩提而迴向,一直到成佛,所作的善根會不斷增長,感受無邊的福報。
功德迴向是非常重要。由於大部分的善行是屬於無誋,唯有發菩提心,迴向廣大眾生,始能產生廣大利益,否則無論廣行多少有為善法,都無法進入解脫之道。
在功德迴向中,如果能覺知作迴向的自己、被迴向的對象,以及所迴向的功德,實無一物是真實永恆的,故不執著於三者,即是真實勝義的迴向。如果暫時沒有能力做到清淨的勝義迴向,則可以觀想:「過去諸佛菩薩如何迴向,我亦做如是迴向」。以諸佛菩薩的迴向方式作迴向,所作的善行即會非常殊勝。
三、專心祈禱
「專心」即是發自內心,從內心底深處,向根本上師祈禱,修持身金剛、語金剛、意金剛及智慧金剛等四金剛之本體。
在金剛乘中,上師是第四寶,是諸佛事業的傳承者,圓滿具足一切灌頂。只要專心向上師祈請,依靠滿懷虔誠敬信用心祈禱來修行,即是成就修行悉地的方便法。
藉著此種修行和祈禱的加持,意傳境界融入於心,得以見到實相的本來面目,生起證悟的驗相,即生起慈悲菩提心、信心、出離心、辨法智慧。在這部分會有二種狀況,有的行者先出現功德,後生起證悟;有的則先生起證悟,後獲得功德。唯有生起法性證悟,才是修行之果。
日常生活中,隨時隨地都可以修持「上師瑜伽」。就像觀修皈依境一樣,走路時,觀想上師在右肩,作為繞佛的對境。坐著的時候,觀想上師在頭頂上方的虛空中,作為祈禱的對境。吃飯時,觀想上師在喉嚨間,作為供養的對境。睡覺時,觀想上師在心輪位置,將所有智慧攝於其間。早晨起床時,觀想上師由心輪,沿中脈上升,坐在頭頂大樂輪。此即是在吃飯、睡覺、行走、安坐等一切時分,此即修行轉為道用的訣竅。
一切要具足清淨觀,轉為道用。懷著對上師的恭敬、誠信,將樂因樂果和苦因苦果,轉為道用。出現樂因及樂果,感念上師的恩德,虔誠祈禱。當遭受苦因和苦果時,要懷著對上師的恭敬誠信而轉為道用。如果自己不具備信心、恭敬心等,要祈禱上師,祈求擁有信心和恭敬心等。
「把一切快樂痛苦,都看成是上師的自性,滿懷恭敬信心虔誠祈禱。」如果隨時隨地都能這樣修持,萬物諸法都視為上師蓮花生大士及本尊的顯現,那麼我們所有的行為,都將成為善法。
更多仁波切開示